(2023年5月29日区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
高质量发展,现实支撑在项目,前途未来在产业,承接载体在平台。唯有铭记初心、创造活力,加快载体平台建设,才能汇聚力量、优化配置,实现集聚集约发展。我区在石港镇、金沙街道和平潮镇3个镇街规划编制成片开发方案,建设二级载体平台,有利于加速构建“1+3+N”产业承载体系,形成与南通高新区功能配套、产业互补的重要载体。因此,全区各级各单位要统一思想认识,突出发展主题,切实增强拓展新空间、打造新引擎、积聚新动能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以“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担当作为,全力以赴提升载体能级,持续提升产业集聚度和竞争力,合力推动区委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努力开创我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此,区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作出如下决议:
一、高起点规划定位。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规划先行,以高起点规划引领高品质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立足片区现有基础和优势,分区域打造专业化平台,统筹研究片区国土空间、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产业发展方向,科学确定产业布局和功能定位,不断优化空间布局,加速国土空间结构全方位深层次变革,加快形成片区发展规划方案。深入研究片区周边板块产业发展结构与态势,找准发展定位,明确发展目标,力求片区规划既与省市区规划衔接,又与周边区域相配套,结合实际情况,优化空间资源配置,为后期发展保留足够空间,促进产业结构转型,提升区域竞争能级。充分发挥二级载体平台比较优势,以“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集约开发、科学发展”为开发建设原则,坚持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步推进,以先进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双轮驱动,致力建设高水平的产业新城和商务新城,勃发载体平台建设新气象,勇挑大梁、走在前列,努力建成全市有影响力的新兴产业的集聚区、转型升级的先导区、环境友好的生态区和科学发展的示范区。
二、高标准开发建设。聚焦产业集聚集约发展,增强项目承载能力,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改善投资运行环境,以高标准的载体平台开发建设,更好服务大局、应对变局、开创新局。按照启动区优先、对外交通顺畅、片区功能配套和人文环境优化四大原则,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升综合承载水平。充分体现国际化、生态型、高水平片区的要求,推进片区道桥工程、绿化工程、河道工程、功能载体等项目的设计与建设。以“九通一平”为建设目标,加快片区主干道建设步伐,完善片区公用配套和生活设施建设,为企业降成本、优服务,提升投资促进的良好形象。明确开发时序,加速启动区建设,努力在2023年完成启动区项目布点,2024年完成启动区开发建设,推动在谈项目早签约、签约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达产。石港镇二级载体平台要发挥老工业重镇的产业优势,紧抓通锡高速石港互通出口建设契机,不断拓展平台发展空间。金沙街道二级载体平台要加快控规修编,实施A区核心启动区项目建设,做好B区落户项目前期工作,早出形象、早见成效。平潮镇二级载体平台要加大“高铁新城、南通西大门”建设力度,加快“退二优二”进程,开展城市边界和主导产业的可行性研究,实现产城高度融合。
三、高质量引推项目。把招商引资作为永恒主题,以更大力度提升招商引资工作的系统性、专业性、精准性,培育新增长点,打造新增长极。增强对项目的敏感度,抢在先、紧在前,有重点、有创意地筹划载体平台招商活动,发挥载体平台在政策服务、综合功能和产业发展方面的集成优势,迅速掀起招商引资新高潮,积极吸引国内外客商投资兴业。推动招商工作与载体平台产业培育相结合,坚持“亩产论英雄”,把有限的资源留给最好的项目,以世界500强,特别是欧美日,“国”字头、“中”字号企业为重点招商对象,引推一批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开工建设,进一步强化产业支撑,做精做深产业链,打造现代产业集群,培育壮大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主导产业。注重吸引中小型科创项目落户载体平台,主动承接一批上海、苏南等地产业转移项目。石港镇二级载体平台要围绕智能装备和新材料产业,引推自动化成套生产线、智能控制系统、精密机械制造、医用新材料、膜材料、汽车轻量化等项目落户建设。金沙街道二级载体平台要围绕都市工业产业,发挥好强链、补链作用,引推专精特新和科创等项目落户建设。平潮镇二级载体平台要围绕电子元器件、装备制造和现代服务业,引推电子元器件上下游产品、总部经济等项目落户建设。
四、高水平组织保障。强化统筹协调,凝聚各方合力,推动各方面资源力量向二级载体平台聚焦用力,为载体平台建设提供坚强保障。进一步优化运行机制,实行“充分授权、封闭运作”的管理模式,使二级载体平台具备区级项目管理权限、实行财政封闭运行、健全相关管理体制、建立要素保障制度,努力实现平台经济发展新跨越。坚持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凡事多作“应不应该办”的价值判断,瞄准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着力打造全市一流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政务环境、安全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完善项目化管理、专班化服务、清单式推进、销号式落实机制,实施专班推进制,点对点抓好项目引推工作;设立“首席服务官”,一对一开展精准有序服务;搭建会办“直通车”,建立例会制度,定期约见存在疑难问题的市场主体,面对面为项目和企业办实事、解难题。褒奖项目建设有功人员。实施优化营商环境监督行动计划,对空间规划、土地供给、能耗指标、环境容量等要素保障不力,产能指标、行政审批等履职服务不力,项目落户决策、优化投资环境等投资促进不力,造成严重影响的部门及其主要负责人,依法通过询问、质询、特定问题调查等方式实施监督,加快形成全区二级载体平台建设协调协同的全新格局。
全区各级各单位和全体人大代表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参加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在中共通州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广泛凝聚起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磅礴力量,以当表率、作示范、走在前的果敢担当,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通州新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