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应该从源头抓起!感谢人大监察和司法委的这次全面检查,你们所发现的问题最终都落到了实处。”
“坚决取缔屠杀狗之场所,杜绝将未检验的狗肉作为餐桌上的美食,防止病菌传播。”
“文明执法,充分体现西安作为大都市的文明形象。”
……
今年5月11日,西安市人大常委会把《西安市限制养犬条例》执法检查的问题清单以电视专题的形式通过微信公众号向社会公布,人民群众纷纷留言。
“人大监督要有针对性,实施精准‘靶向’监督,其秘籍就来自群众意见。”检查组成员、市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委员陈卫民说,地方人大要让监督工作“长出牙齿”,前提就是要找准问题,精准发力,监督工作才能够发挥实效,起到化解矛盾、疏导情绪、维护稳定的积极作用。
本届西安市人大常委会在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和限制养犬条例等多项法律法规的执法检查中,“敞开大门”广开言路,让社情民意畅通无阻及时汇集。检查组靶向发力,把群众关切的问题特别是老大难问题,作为执法检查的着力点,通过执法检查切实改善和解决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北门外最窄人行道拓宽了
作为陕西省省会,西安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是广受欢迎的旅游胜地。随着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交通拥堵成为市民反响强烈的问题之一。为优化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2017年至2019年,西安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对城市道路交通拥堵进行了三次专题询问。
“盘道两侧人行道的设置不够合理,车流量这么大,人行道最窄处却只有1米左右宽。旁边就是机动车道,还有来来往往的非机动车,早晚高峰时段车多人也多,非常拥挤,带来了安全隐患!”
2019年11月6日上午10点,市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组织部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人大代表根据群众提供的拥堵线索,来到西安市北门外盘道视察拥堵情况。果不其然,现场不少群众向视察组反映意见。事实上,每次询问前,常委会都会开展明察暗访,公布邮箱电话向社会征集意见,并将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拍成电视短片在专题询问现场播出。仅这次执法检查就收到群众意见800多条。
2019年12月27日,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就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情况进行专题询问,有委员针对北门盘道人行道狭窄问题进行发问,但现场接受询问的市城管、公安、交委会等相关部门并未给出令人满意的答复。“人大监督必须要‘长出牙齿’。”市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主任委员贾养勋提出,市政府牵头现场办公,尽快拿出解决办法,还路于民!
此后,监察和司法委员会组织委员两次现场视察督办,提出建议。参加视察的王刚委员专门在拥堵时段到北门外盘道蹲守,观察交通高峰期间情况,提出具有说服力的监督建议。经过持之以恒的督办,这个存续长达10年之久的“钉子”问题终于得到解决。
2020年11月10日,视察组再次来到北门外盘道,经过整改缩小了绿化带,开辟出2米宽的人行道,还铺设了无障碍盲道,行人和非机动、机动车各行其道,交通井然有序。路过市民普遍反映:“不用和机动车抢道,从这过马路放心多了!”
群众的93条评价 写给人大执法检查组
“从3月18日到4月1日,检查组共收到700多件群众问题、线索、建议,主要集中在养犬人养犬不规范、违规养犬,有关部门执法不严格不文明,限制养犬的区域范围及种类名录需放宽,呼吁社会关爱动物,倡导文明养犬等方面。”市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主任委员贾养勋在向市人大常委会作专题汇报时说。
养犬是现代都市生活的常见现象,也是一个社会关注度高的问题,2021年4月,市人大常委会对《西安市限制养犬条例》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为最大程度了解人民群众对这一问题的想法和建议,检查前一个月,市人大常委会公布电话和信箱,公开向社会征集意见。
群众的呼声就是行动的号令。700多条群众意见建议,反映出群众的关心和对人大执法检查的期望。市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根据问题线索增加检查点位,加大暗访力度,对各区的犬只收容所、动物诊疗机构、民间动物保护组织等随机抽查。
“在细致全面的检查中,检查组发现了不少问题。比如不少犬服务类新生业态相关问题在法规中并没有规定,现实中也没有相关的政策,导致管理缺乏依据。为此,检查组明确建议《条例》在此后修改时注重突出全过程的闭环式管理,从犬只的交易到死亡,明确划分政府各部门的监管职责,将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都在新条例中体现并以予完善。”检查组成员陈卫民在检查结束时说。
明确的问题、深入的探究、合理的分析、负责任的建议,在这次执法检查中,检查组认真对待每一条群众意见,把市民的心声转化为不断优化的动力。
检查组将发现的问题制成电视专题片通过人大微信公众号向社会发布后,又收到群众发给检查组的93条留言评价。“处理好伴侣犬与人的关系,才能体现一个城市的真正文明!”“支持文明养狗,规范养狗。也希望可以尽快出台反虐待动物保护法。”“请相关部门立法,治理那些遗弃、繁殖、贩卖犬只等违法行为。”……这些留言表达了群众对人大监督的期望。
负面清单倒逼 群众意见得到落实
2020年的西安生态环境报告显示: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持续用力,成效明显,固废处置、自然生态保护工作有序推进,稳步提升。这一成果,与市人大常委会2017年以来,连续五年聚焦生态环境保护是密不可分的。市人大常委会紧跟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步伐,持续开展环境保护法、土壤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组织视察全域治水、水污染防治工作情况,督查河湖长制落实情况,助力打好蓝天、净土、碧水保卫战。
“2019年,常委会五个执法检查组深入各区县,对全市实施水污染防治法、陕西省渭河流域管理条例情况进行集中检查。检查期间,常委会向社会公布电话,共收到线索8件。”对于参加环保领域执法检查的经历,市人大城建委副主任委员张宁印象深刻。他介绍,检查组赶赴现场逐一调查核实,发现的确存在严重黑臭体、污水问题、污水直排乱排现象,当即取样并转交相关部门,督促限期治理。
家住周至县五合村的王先生向检查组反映意见:“高桥的污水、汽车站的污水都排到了这条渠里。我家住在渠边,气味刺鼻,已经无法生活。多次举报,有人来疏通一下,没有彻底治理。”检查组发现这条沟渠过去用来灌溉农田,近几年灌溉渠荒废,沿线的村庄、单位、学校开始直排污水,导致直接流入农田影响庄稼田地……
持续18天集中执法检查视察,检查组围绕群众提供的线索和发现的问题梳理出三类环保负面清单。针对水污染历史欠账多、城镇污水管网建设不完善、农村污水处理较为薄弱等问题形成执法检查报告经常委会会议审议后,将执法检查报告和审议意见送市政府研究处理。2019年6月,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了市政府的整改报告,负面清单所列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同时,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还作出《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依法推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议》,进一步明确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生态环境问题。
“‘群众意见’就是我们开展监督工作的‘秘籍’。无论是明察暗访,还是公开征集意见,反映的都是人民群众的关心关切,为监督提供了‘靶向’。今后我们将以更有力的监督‘钢牙’,让人民群众在人大监督实效中,切切实实增强法治意识,享有更大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宁君说。
作者:张小青
摘自中国人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