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仁镇:人大代表听民意 旱厕改造惠民生

来源:蒋欣妤 发布日期:2025-10-17 浏览次数:

“以前这旱厕,夏天一进门能闻到臭味,苍蝇蚊子围着人转。到了冬天更糟心,地面结冰不敢走,我们老年人想上厕所都得提心吊胆。现在好了,改成水冲式厕所,又干净又亮堂,出门几步就能舒心方便,这多亏了人大代表把我们的难处放在心上!”近日,兴仁社区居民朱奶奶站在家门口刚改造完成的新厕前,拉着前来回访的人大代表,脸上满是掩不住的喜悦,话语里满是感激。 这处让居民赞不绝口的民生新景,背后是兴仁镇人大代表“听民意、解民忧、办实事”的扎实行动。此前,兴仁镇的人大代表在开展“进社区、察民情”走访调研活动时发现,兴仁老街的旱厕问题成了居民反映最集中的心头事。“旱厕都用了十几年,蹲位破损、排污不畅是常事”“晚上去厕所没灯,孩子独自去我们不放心”“下雨天污水流到路边,既脏又影响出行”……走访中,居民们你一言我一语,把旱厕带来的不便细细道来,旱厕改造也成了大家迫切期盼解决的急难愁盼问题。

群众的呼声就是行动的信号。了解到居民诉求后,人大代表们没有丝毫耽搁,第一时间组建专项小组,多次前往老街道旱厕实地查看,蹲位是否防滑、排污管道是否堵塞、周边环境是否受影响,每一个细节都认真记录在调研本上;同时,他们挨家挨户入户走访,耐心倾听居民对改造的想法,经过梳理汇总,最终形成“做好地面防滑处理”“配套安装照明灯”“拓宽厕所入口通道”等5条贴合居民需求的改造建议,为后续工作定下民生导向的基调。

要让改造方案落地,离不开多方协同发力。人大代表主动扛起桥梁纽带的责任,多次牵头对接兴仁社区、城管、建设等部门,围绕改造方案细节、资金保障渠道、施工进度安排等关键问题反复沟通协商。为了让居民全程参与、放心满意,他们还创新建立“居民-代表-部门”三方沟通机制,及时向居民反馈工程进展,解答大家对施工扰民、改造标准等方面的疑问。

施工期间,人大代表更成了旱厕改造现场的监督员。无论是清晨还是傍晚,总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弯腰查看地面防滑砖铺设是否牢固,伸手检查照明灯亮度是否达标,仔细核对蹲位高度是否适合老年人使用……“改造的是厕所,暖的是民心,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 代表们的认真负责,让居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也让改造工程赢得了大家的全力支持。

经过一周的紧张施工,老街道内的老旧旱厕全部完成改造升级。“人大代表没有把我们的小事当小事,而是当成大事来办,实实在在解决了困扰我们多年的难题!” 看着眼前干净整洁的新厕所,居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此次旱厕改造,不仅让社区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更让人大代表与居民的心贴得更近。

为民办实事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下一步,兴仁镇的人大代表们将继续常态化开展“走基层、听民声”活动,持续关注社区基础设施完善、养老服务提升等居民关心的问题,用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成果,让居民的生活更舒心、更便利、更有幸福感。(钱蓉)

版权所有:南通市通州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地址: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新街道朝霞路88号

建议IE8.0 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网站 苏ICP备160642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