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送件累了只能在路边找个角落歇脚,现在有了暖心驿站,喝口水、充个电、看看书,感觉心里暖暖的!”顺丰快递员张师傅的感慨,道出了西亭镇众多户外劳动者的共同心声。这背后,是西亭镇人大代表持续聚焦民生微需求、推动服务精准落地的生动实践。
近日,在西亭镇纱场社区的暖心驿站里,人大代表们实地走访时看到的暖心场景,正是他们多年来为户外劳动者“代言”的成果体现。为了让快递员、外卖小哥等奔波在一线的劳动者有个“歇脚地”“暖心窝”,西亭镇人大代表多次深入企业、社区调研,广泛收集群众意见,最终推动纱场社区暖心驿站升级改造,将“民生小事”做成“幸福大事”。

走进驿站,红色的服务标识牌格外醒目,“免费WiFi”“应急电话”“便民老花镜”等服务项目一目了然;急救包、针线包、充电设备等物资整齐摆放,甚至连“手机需要充电、进来坐坐吧”的提示牌都充满温情。这些细节背后,是人大代表们一次次与社区工作人员、劳动者座谈,反复打磨服务清单的用心——他们深知,唯有把服务做到细处,才能暖到人心。
更令人惊喜的是,驿站还是劳动者的“临时充电站”。在社区“学习园地”的书架前,人大代表们推动摆放的党史、政策类书籍,让快递小哥小周这样的年轻人在奔波间隙多了“充电蓄能”的从容。“我们不仅要让劳动者歇脚,更要让他们在精神上有归属感。”参与驿站建设的人大代表表示,这一举措正是回应了年轻劳动者对自我提升的需求。
从一杯水的关怀,到一个学习空间的打造,西亭镇人大代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承诺。“他们风里来雨里去,我们就要让驿站成为他们的‘第二个家’。”人大代表在走访中反复强调。据悉,下一步,人大代表们还将推动驿站根据劳动者需求持续升级服务,让这份“家门口”的温暖惠及更多户外工作者,以代表担当为西亭镇的民生温度再添亮色。(王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