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棚的通风口设计得再宽些,夏天降温更高效,秧苗不容易生病。”“建议在旁边预留一块空地,以后方便放农机和育秧物资。” 近日,十总镇育民村人大代表联络站内热闹非凡,一场围绕育秧大棚建设的实地调研正在进行,镇人大代表与村内水稻种植大户面对面交流,为即将建成的育秧大棚 “把脉支招”。
育民村是典型的农业村,水稻种植面积达5900亩,但分散育秧受天气影响大,秧苗质量参差不齐,一直是困扰种植户的难题。今年初,村人大代表联络站在收集民情时,多位种植大户提出建议建设集中育秧大棚。人大代表迅速将建议整理上报,经多方协调,最终确定在育民村23组新型合作农场东侧建设标准化育秧大棚,目前主体框架已基本完工。
为让大棚建设更贴合实际需求,人大代表联络站特意组织种植大户走进建设现场。在施工负责人的引导下,代表与种植户们沿着大棚通道仔细查看,时而俯身观察地基平整度,时而驻足讨论灌溉管道布局,大家围绕育秧流程、设备配置、后期管理等问题畅所欲言。
“以前建项目都是‘干部定、群众看’,这次让我们全程参与提建议,建的是咱们自己想用的大棚!” 种植大户于新忠笑着说。此次活动不仅让育秧大棚建设更具实用性,更通过人大代表联络站这一平台,让种植户的 “金点子” 变成了乡村振兴的 “好方子”,为粮食稳产增产筑牢了根基。(周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