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的西亭镇,烧烤摊的烟火气与小龙虾的鲜香交织,夜市里的欢声笑语此起彼伏。为让这份“烟火气”更安心,西亭镇人大代表主动履职,化身食品安全“守护者”,与市场监管部门协同发力,用监督护航群众夜间饮食安全。
聚焦重点,擦亮监督“探照灯”。针对夏季夜间经济活跃、食品安全风险易发的特点,镇人大代表成立专项监督小组,深入烧烤摊、小龙虾馆、夜市排档等重点区域,逐户查看经营主体资质是否齐全、从业人员健康证明是否有效,并详细询问食材采购渠道,对发现的“无证经营”“健康证过期”等问题现场记录,督促经营者立行立改,从源头筑牢食品安全“第一道防线”。
紧盯关键,实施风险“精准拆”。人大代表们聚焦食材源头、贮存安全、操作规范等核心风险点,开展“精准监督”。在食材溯源方面,重点核查生鲜肉品、水产品的检疫证明和进货票据,确保“来源可溯”;在贮存环节,检查冷藏设备温度是否达标、生熟食品是否分区存放,严防腐败变质;在后厨操作间,细致排查添加剂使用、餐具消毒等情况,杜绝“过期原料上桌”“卫生不达标”等隐患。对发现的风险点,代表们形成问题清单,交由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处置,确保“风险不过夜”。
联动普法,筑牢共治“防护网”。在检查中,人大代表们既当“监督员”,又做“宣传员”。他们向经营者耐心讲解《食品安全法》知识,强调“主体责任重于山”,督促落实“来源可溯、过程可控、质量可保、责任可究”;向群众发放食品安全手册,传授辨别问题食材的小技巧,引导理性消费、主动维权。通过“执法+监督+普法”的联动模式,推动形成“经营者自律、部门监管、代表监督、群众参与”的共治格局。
一箸一匙皆关情,食安守护永不停,如今的西亭镇夜市,烟火气里透着安心。镇人大代表们表示,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持续紧盯食品安全,让群众在夏夜品尝美味时,每一口都吃得放心、吃得舒心,让升腾的“烟火气”更安全、更持久。(王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