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人大以有力监督助推老有所养

来源: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2021-07-29 浏览次数:

 

  近年来,随着我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寿命普遍延长,老龄人口占比逐年上升,养老问题成为了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为此,通州区人大常委会高度关注,将养老服务工作列为今年的监督重点,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完善制度、改进工作,推动养老事业多元化、多样化发展,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要求,持续发力,为推动全区养老工作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代表关注,积极建言献计献策

  自2017年通州区第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常委会共收到涉及养老方面的代表建议33条,数量由2017年的1条到今年的17条,呈现出逐年增多的趋势,说明了关注养老问题的代表越来越多,也从侧面反映了养老服务与人民群众期盼有所差距。
  今年,我们加大对养老服务工作的监督力度,从17件涉及养老方面的代表建议中选取《关于居家养老的建议》作为重点督办建议,由区人民政府分管副区长领衔办理,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牵头督办。确定重点督办建议后,我们第一时间主动与代表沟通联系,听取代表对建议办理的意见。随后按照督办工作进度要求,督促指导办理单位制定工作方案,要求办理单位加强与代表沟通,按月通报办理进度。组织召开督办工作会议,邀请代表参加,推动完善办理机制、改进办理工作。截至目前,代表对建议办理的质量和效果均表示非常满意。常委会还将审议该建议办理的绩效评估报告,开展满意度测评。
  今年7月,区人大常委会部分组成人员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共同接待了8名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大家就如何进一步完善全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面对面交流,推进相关问题的解决。代表们在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踊跃发言,来自兴东街道的代表提出,“我区居家养老要培育专业化的社会助老队伍,打造标准化的模式,加大投入,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来自兴仁镇的代表指出,“要加强对镇村养老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满足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的基础上,积极为其他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针对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区民政局、财政局、卫健委等相关单位负责人现场作了回应,并结合实际,提出了改进措施。

聚焦重点,全面深入调查研究

  在区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三次会议上,与会人员听取和审议了区政府所作的关于我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报告。上半年,为给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时提供参考,区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对全区17家公办养老机构进行“覆盖式”走访,对6家民办养老机构、3家护理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研。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与入住老人交流等方式,详细了解我区养老服务投入、管理、人员配备等实际情况,找准制约我区养老服务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建议意见,形成关于我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在公办敬老院调研时,调研组认真查看院内基础设施建设情况,食堂餐饮卫生安全。仔细询问敬老院床位数、入住率,老人伙食情况,半失能和失能老人如何护理,管理人员数量、待遇以及还存在哪些困难等。“部分敬老院管理不严,院内环境较差,设备损坏未能及时修理。”调研组在查看时发现问题时一针见血的指出,毫不遮掩,现场交办。
  在南山颐养中心等民办敬老院,调研组查看了老人们的房间及配套设施,详细了解了机构的收费标准、护理队伍、运营状况和存在的困难;在悦慈护理院调研时,围绕医养融合的思路,调研组详细了解发展现状、医保衔接情况和存在的制约因素。调研组提出,相关部门要加大扶持力度,提高补贴,按规定减免相关费用,帮助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破解发展难题,推动健康有序发展。

加大投入,养老服务提档升级

  近年来,在区人大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区政府十分重视养老服务工作,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坚持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运作,构建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融合为方向、信息服务为辅助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实现了高端有引领、社会有服务、兜底有保障的养老服务发展格局。
  “十三五”期间,全区投入近3.2亿元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放补贴600万元,利用省补资金、财政资金和福彩公益金等8900万元对全区17家敬老院进行提档升级。积极引进上海红星养老集团、上海仁杏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等连锁品牌的专业养老机构分别投资1亿元和4500万元在我区改造建设先锋红星养老院和天霞护理院。
  2020年,全区所有镇街的标准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建设实现全覆盖。今年全力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试点运营,并实行绩效考评管理,照镇级10万元、村级2万元额度给予年度运营考核奖补。去年,区政府还对300户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重度残疾老年人家庭进行了适老化改造,解决老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不便,增强老人生活的安全性。今年提高标准,投入195万元完成650户老年人家庭的适老化改造。
  我区“互联网+智慧养老”项目自2019年项目全面启动以来,不断拓展服务对象,持续提高补贴标准。今年将该项目扩面列入民生实事,再次增加费用789万元,为45000余名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持续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

 

民宗侨台工委供稿  作者:张武军、蔡辉、胡宏燊

版权所有:南通市通州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地址: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新街道朝霞路88号

建议IE8.0 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网站 苏ICP备160642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