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树琴,女,平潮镇人大代表、平潮中心卫生院院长。担任人大代表以来,她开拓创新、务实进取,在医院人才培养、专科建设、医技创新、惠民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赢得了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
在她科学有效的管理下,医院先后取得首批“江苏省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江苏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五级中医馆建设单位”“江苏省社区医院”“江苏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通州区事业单位管理先进集体”“通州区医院管理年先进集体”“通州区医保高质量发展先进集体”“通州区扶残助残先进集体”“通州区平安医院”“通州区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众多荣誉面前,张树琴显得十分淡定,她觉得唯有一如既往地奋发进取、奉献笃行并取得更大的成绩才能不负党和人民群众的厚望,不负“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使命担当。
履职尽责创新有为
作为来自医疗系统的人大代表,张树琴始终将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作为自己履职重点。她围绕医改方针政策和群众的医疗需求,结合平潮医疗工作实际,瞄准医院发展定位,积极与上海医疗专家对接,大力推进骨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疼痛、重症医学科、泌尿外科等医院特色专科建设。经过努力,骨科成为江苏省基层特色科室、南通市临床重点专科,消化内科成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色科室建设单位;普外科、消化内科、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麻醉科、放射科成为南通市基层特色学科。她不断引进新技术、新项目,增添新设备,深化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第九人民医院、南通市一院等多家上级医院的协作,推进了医院更快、更全面和更高水平的发展,医院的门急诊量逐年上升。同时,推动平潮区域医疗联合体工作开展,定期安排医院专家走进卫生院和社区开展医疗技术帮扶,医联体内部双向转诊每年达一千余人次,有效地推进了基层首诊,带动了基层各卫生院综合能力也得到提升。
敬业奉献勇于担当
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期间,张树琴发挥靠前指挥的主心骨作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始终冲锋在一线。为积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在接到上级通知要求后,她迅速安排部署相关防控工作,成立医院防控领导小组,制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方案,并第一时间组织院内临床科室、预检分检医护人员及平潮镇乡村医生学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知识。定期召开防控领导小组会议,分析疫情防控的薄弱环节,不断加以改进,亲自参与各项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督查,发挥好哨点作用。
多少回情况生变、多处告急,张树琴指挥若定,她调度有关部门和人员加班加点,做好发热门诊、PCR实验室的建设,督促抓实抓细各项院感防控措施,她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保持严谨工作态度,坚守院感“底线”。多少回亲临一线、事必躬亲,张树琴不顾自身安危、全力确保院内“零感染”,保证了大局的稳定。多少次压力蜂拥而来,医院人员吃紧,她克服困难、服从大局,发挥党员干部的作用,调动医院所有人员参与到各项防控工作中,支持崇川区、海门区及周边街镇的防控工作;驰援上海、南京,驰援常州、连云港!多少回午夜时分,夜不能寐的张树琴接到追阳混管人员采样任务通知,迅速安排人员采样送检。
新冠病毒疯狂肆虐的日子里,张树琴时刻提醒自己是一个人大代表,时刻铭记自己所肩负的使命担当,根据上级工作部署,对照目标任务,加强组织协调、科学调度,全力提升平潮及周边60岁以上老年人群新冠疫苗接种率。自疫情防控开始的那天开始,没有休息、感染新冠后的她轻伤不下火线,即使烧退后仍有咳嗽、乏力、嗓子嘶哑等症状,仍然主动坚持参与一线管理工作,每天微信步数高达2万多,急诊抢救室、输液室有她留下的足迹,病房里有她为患者解答疑虑的声音,发热门诊有她的亲自指导的身影,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人大代表履职为民的初心使命,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人大力量。在2022年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因成绩突出,她被给予记功奖励。
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参加工作二十多年来,张树琴始终不忘党的宗旨原则,带头加强学习,提高党性修养,严格约束自己,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时时处处当表率、树标杆。她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立足岗位,以事业实现价值,以实干充实人生,以模范凝聚人心。近年来,她先后荣获通州区三八红旗手、南通市优秀基层科协“四长”、作风效能建设先进个人、党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在平潮中心卫生院,张树琴用她的实际行动在全院医护人员中喊响了“向我看齐!”的号召。在她的感召和带领下,医院的医护人员爱岗敬业,争先创优,营造出一个风清气正的良好医院发展环境,每年全院医护人员退红包达10万余元,收到锦旗50多面,群众调查满意度得到提高。
张树琴表示,“当选人大代表是一种政治责任,凡事必须走在前、做表率。不论是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还是关系全区发展的大事,都应该贡献人大代表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