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2月,他退伍回到家乡平潮,被安置到闻名遐迩、颇具实力、令人向往的南通江海电容器公司工作。亲友们为他高兴,向他祝贺。1997年8月,他被选拔到经济社会发展缓慢、称为平潮“西伯利亚”的何元村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之后,当选为村委会主任、党总支书记,这一干就是20多年。
作为村党总支书记,他真抓实干,始终以党的最新理论为指导,以村集体的事业为重,以服务群众为先,深耕农村基层治理,重视基层治理新效能的激发。作为人大代表,他积极履行代表职责,重视发挥代表作用,传达反映基层人民群众最广泛最迫切的心声与诉求,做好人民的代表。他就是区人大代表,平潮镇平西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燕国。
在村工作20多年以来,他每届都当选为区人大代表。
探索基层服务新方式 激发社会治理新效能
平西村位于平潮镇区西侧,现有户籍人口6809人,2022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80万元。近年来,随着平潮镇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相关省市重点工程的实施,平西村承担了原平潮镇全镇80%以上的安置任务。这给平西村带来了更多的困难和挑战,总结起来就是“三多一难”:一是人口多。目前,平西村共有5个安置小区,实有人口超1.5万人;二是来源多。目前安置小区内除了本村村民外,还有其他各村因各类工程项目拆迁安置到小区的村民,这一群体约有9000多人;三是矛盾多。群众之间、物业与群众之间等,每天纠纷不断;四是管理难。由于部分新居民户籍与居住地分离,导致在管理上没有抓手。
针对这些问题,李燕国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带领平西村两委以点带面,创新试点,从建组织、抓楼宇、微治理入手,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路径。一建组织,充分凝聚党员力量,结合网格化管理的要求,将全村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微网格,成立网格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实现网格到楼栋、党员亮身份、服务到居民。二抓楼宇,就是让楼宇出特色、立品牌。楼宇是小区居民每天生活的区域,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见贤思齐,同时积极发挥党员示范户的引领作用,带动周围群众共同参与社区治理。三重探索,实施微治理模式,让社会治理融入到日常的服务之中,让管理更有温度、服务更加温暖。
基于此,李燕国探索出了“三联四色五事”工作机制。“三联”就是村村联建、格格联合、力量联动。为解决人户分离导致的管理难题,积极联合其他村居开展村村联建共治,携手加强新平西人的服务管理。为解决跨格事件协商解决难等问题,推进了“格格联合”,建立网格与网格协商共建机制。为解决网格治理存在的“力量分散”问题,推动“两代表一委员”“三官一律”和相关职能部门力量联动下沉网格,凝聚治理合力。通过组织、阵地和机制支撑,进一步推动形成了“五事”工作法,即网格集事汇民情、小区议事诊难题、联动办事解民忧、定期晒事暖民心、群众评事检成效,主动发现和接收群众反馈的各类事件,各类事件全部在规定时间内按时进行办结,有效提升了群众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牢记人民代表守初心 践行为民发声担使命
李燕国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理念,用满腔热忱为群众排忧解难。在不断学习、加强自身履职能力的同时,尽心尽责地为人民考虑,想人民所需、解人民之困、为人民办事。在日常工作中,李燕国十分注重听民声、访民意、解民忧,时刻牢记自己的代表职责,对于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他总是有呼必应、有疑必解、有难必帮,想方设法为群众解痛点、疏堵点、补短板。他的付出也得到了身边干部群众的一致认可。
他积极参加区镇两级人大组织的学习、视察、调研、座谈等活动,提高履职能力,认真审议,反映群众呼声,积极建言献策。自任职以来,李燕国一直注重思考和实践人大和本职工作的有机结合,深入群众中开展调研,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利用每一次党员学习、村民大会,把村务安排和村居建设情况及时向村民汇报,并征求大家的意见,并借助这种契机倾听了解群众对村居发展的建议意见。每月将收集到的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汇总,能解决的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上报给相关部门,并对后续相关问题的解决做好督促,确保群众的问题能得到有效解决。
2022年,针对当前农村发展的现实问题,结合对乡村振兴部署要求的准确把握,李燕国认为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资力度,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为此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大对家庭农场的扶持力度”的建议。2023年,针对平潮镇绝大多数拆迁户安置住房一直未取得产权证的问题,李燕国提出了“加快平潮镇安置小区办理产权证的进度”等建议,集中反映了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
始终尽职尽责谋发展 不负人民重托勇前行
李燕国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与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和感情。他把这种感情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更加自觉地坚持以人为本,竭尽全力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群众称赞他不说花头话、空头话,办事实打实。
事无巨细,悠悠百姓情。正如李燕国自己所说:“人大代表并不一定都要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情,能为群众实实在在地反映问题,做点实事,我心里就非常高兴。只要捧出一颗真心,让百姓感受关怀关爱,就是不负人民重托。”每次出席区、镇人民代表大会,李燕国总是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看法,提出的不少观点也获得了小组成员的肯定与赞赏。
李燕国在人大代表、村党总支书记的岗位上不忘初心,执着追求,为平西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作为一名来自农村最基层的人大代表,在农村工作中耐心肯干、用心实干、细心巧干,自觉践行一名人大代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承诺。在疫情防控、村庄建设、乡村治理等方面,他总是冲在第一线,坚持为民办实事、为群众解难题。他时刻牢记人民重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人大代表的履职诺言,用自己的真诚和奉献向党和政府、向广大群众递交自己作为人民代表的合格答卷。李燕国表示,未来将继续做脚上有泥、心中有民的人大代表,当好群众与政府沟通的桥梁,走到哪儿、想到哪儿、干到哪儿,将群众的呼声变为基层治理的哨声,将基层末梢变为治理改革的哨点,踏实勤干,勇毅前行。
20多年来,李燕国先后获得了区镇授予的优秀党员、“十佳村干部”等多个先进荣誉称号,带领村集体也荣获了省、市、区颁发的多个奖项。面对这些荣誉,李燕国受到了激励,焕发了活力,以更加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带领全村干部群众迈步在乡村振兴建设的征途上,为建设平潮科技创新区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