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江奔涌入海的南通通州,有这样一位人大代表:他身披工装穿行于轰鸣的车间,俯首案头推敲着民生建议……他就是南通市通州区十七届人大代表、上海展华电子(南通)有限公司工会主席戴建。自2022年当选区人大代表以来,他用初心践行使命、以实干诠释担当,在江海大地上书写着新时代人大代表的履职篇章。
一份建议里的万家灯火
2022年的一个秋日傍晚,南通高新区新一代信息产业园区灯火通明。戴建站在展华电子厂区门口,望着下夜班的人流奔向四面八方,眉头紧锁。三年来,他亲眼见证着园区从荒芜到繁华:十多家规上企业落地生根,近万名产业工人在此奋斗,但“安居”却成最大痛点。
“外来人员的第一站必须是住房,否则何谈乐业?”他攥着调研数据奔走疾呼——科技新城仅有的570套人才公寓早已爆满,展华电子1380名外来工散居在城中村,甚至有人蜗居在集装箱屋。当得知新引进的数十亿级项目将清退现有人才公寓时,他连夜伏案,笔锋饱蘸忧思。
2023年初,通州区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戴建提出的《关于规划建设外来员工公寓楼的建议》铿锵落地。建议中既有“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的文化情怀,更蕴藏“产城融合”的现代治理智慧。建议迅速被列为重点督办事项,高新区管委会领导亲自带队专题考察调研。半年后,答复文件带着员工的期盼传来:政府主导+社会资本共建,朝霞路人才公寓破土动工;企业可自建15%生活配套;闲置厂房将改造为租赁社区……如今,当首批员工入住崭新公寓时,戴建在验收现场笑得舒展:“这才叫筑巢引凤!”
车间内外的人大“匠心”
走进展华电子智能工厂,机械臂翻转飞舞,无人配送车穿梭如织。作为管理者,戴建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注入履职实践。2022年疫情最严峻时,他主导建立企业核酸自采体系,邀请专家驻厂接种疫苗。当同行因物流停滞濒临停产时,他协调13人专班24小时值守高速口,保障原料“不断链”——这份经验后来被写入全区防疫预案。
“人大履职和企业管理相通,都要以问题为导向。”他独创“车间品质会”模式收集民情:工友抱怨公交班次少,他便提交了《关于优化园区公交线路建议》;发现贵重金属回收点藏身车库,他立即调研形成风险报告。最让工人们暖心的是,他把人大代表联系点设在了厂区,便于员工意见和建议的就近收集:209路公交车因他的呼吁调整路线后,每天清晨,绿色车厢载着工人们的笑声驶入园区,成为园区的一道流动风景线。
枝叶关情的民生温度
在戴建办公室抽屉里,珍藏着一沓特殊信件——来自通州高级中学的受助学生。两年前人代会间隙,他偶然得知六名贫困学子因学费和生活费而面临困难后,当即联系台北TPCF公益基金会。三天后,陈正雄会长承诺承担六名学生全年学费及每月生活费;当另一名学生突发意外,万元善款又跨海而来。有人问他为何如此执着,他指着墙上“人大代表联络点”的铭牌轻声道:“履职为民,本就是跨界联动的为民情怀。”
他的细腻更浸润在城市肌理中。当发现行根路消防栓霸占盲道,他拍下照片直指设计缺陷:“盲道是视障者的眼睛,岂能成为摆设?”作为人大代表的他,在区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改善行根路消防栓不合理设置的建议》,推动全区市政设施大排查,消除安全隐患;面对拆迁小区新能源车充电纠纷,他又提出了《关于拆迁小区安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建议》,其“政府补贴+集中建桩”方案被纳入民生工程。就连厂区端午活动,他都要亲手给工人颁奖——那张他系着围裙和员工包粽子的照片,至今挂在工会宣传栏最中央。
永守初心的为民情怀
四十余年的人生履历上,戴建拥有诸多身份: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设者、区劳动模范、台企工会主席……但最值得珍视的仍是“人大代表”这一称谓。他书柜里《人大代表履职手册》写满批注,学习强国积分长期位居前列。“学法懂法才能为民维权”,这是他常挂嘴边的话。赴台参会时,他严守通关规定,把党员代表的忠诚刻进行动自觉。
如今,他推动的展华电子二期工程,发展如火如荼。站在新厂房新厂区,他望向远方:209路公交正驶过园区人才公寓,工人们刷脸进入智能充电区……这些画面让他想起三年前那个承诺——“用‘四个一’,即业务勤学者、活动参与者、形象代言者、事业联络者,做一个履职路上永不懈怠好代表。”
江风拂过金新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点的窗棂,戴建案头的新建议已初具雏形。纸上字迹挺拔刚健:“关于建设产业工人技能培训中心的构想”——这将是他在通州热土上种下的又一颗种子,在时代春风里,静待新绿成荫。(徐建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