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秦阳代表:搭好民心民意“连心桥”,让民生“落地有声”

来源:蒋欣妤 发布日期:2025-08-29 浏览次数:

在兴东街道黄金村的田间地头,经常能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他既是带领村民发展的“主心骨”,也是倾听民意、为民代言的“贴心人”,他就是区人大代表、黄金村党总支书记陆秦阳。身兼双职的他,始终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承诺扛在肩上,用实际行动架起党群“连心桥”,推动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生根,奏响了乡村振兴的和谐乐章。

双重身份,一份担当——履职为民的“领头雁”

作为村党总支书记和区人大代表,陆秦阳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他常说:“书记和代表的身份虽有不同,但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他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与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紧密结合,创新履职方式。

在村党群服务中心专门设立人大代表联络点,并将其作为倾听民意的前沿哨所。每月固定代表接待日,面对面倾听村民关于产业发展、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诉求和建议。打破会议室局限,将议事场所搬到田间地头、村民家中。农忙时节,利用劳作间隙与村民唠家常,收集一手民情,让村民在熟悉的环境中畅所欲言。这种零距离接触,确保了民情收集更真实、更及时。对于外出务工村民,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保持联系,确保离乡不离线,意见不缺席。

聚焦民生,精准发力——办好群众“心头事”

陆秦阳带领村“两委”班子,将收集到的民情民意进行系统梳理,形成“民生实事清单”,并作为村党总支工作的重中之重,精准发力,推动解决。

针对村民反映强烈的村组道路狭窄、坑洼问题,陆秦阳积极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带领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实地勘察道路现状,详细记录坑洼位置、宽度不足路段。围绕村民对改善居住环境的迫切愿望,陆秦阳带头清理房前屋后垃圾,动员党员群众参与义务劳动,推出“环境整治积分制”,将村民参与义务劳动、保持庭院整洁等行为量化为积分,每月公示排名,积分可兑换洗衣粉、绿植等生活用品,用干在实处的作风赢得了群众信任,为乡村振兴提供了鲜活样本。

强化监督,务求实效——实事办到“心坎上”

陆秦阳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监督职能,确保确定的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见效、惠及于民。对于每一项民生实事工程,他都组织部分村民代表成立“监督小组”,定期到施工现场查看进度和质量,及时发现并协调解决问题。与此同时,要求村务监督委员会全程参与,并通过村务公开栏等渠道,及时公开项目资金使用、工程进展等情况,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项目完成后,陆秦阳会组织代表和受益村民进行回访评估,听取反馈意见,确保项目真正解决了问题,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陆秦阳用坚实的脚步丈量民情,用真挚的情感倾听民声,用务实的行动纾解民困。他以“双重身份”凝聚起“双重力量”,将党的政策温暖和人大代表的履职担当,深深融入服务群众的点点滴滴,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基层党员干部和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情怀。(陈玲玲)


版权所有:南通市通州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地址: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新街道朝霞路88号

建议IE8.0 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网站 苏ICP备160642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