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11月到二甲镇定兴桥村工作以来,他努力奋斗、积极进取,高质量完成村两委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作为一名2021年新当选的人大代表,他认真负责,时刻关注社会热点和群众需求,致力于解决基层百姓“急难盼愁”问题,身体力行践行当选承诺,把为选民服务作为人大代表履职的根本。他就是二甲镇人大代表吴佳龙。
强化信念意识,做先进理论“布谷鸟”
知之才会信之,信之才会行之。“人大代表要拥有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始终保持先进性。”这是吴佳龙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思想上的坚定离不开理论上清醒,在担任镇人大代表期间,吴佳龙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强化学习宪法和法律法规、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上级人大的决议决定、人大工作的理论知识,切实把代表工作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对社情民意的全面认识上。
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去年10月,党的二十大召开以后,他便自觉将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任务,不仅要求自己原原本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同时,还主动担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员,在村里举办理论课堂,利用选民接待日开展理论讲座,引导人民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优化乡村环境,做秀美乡村“突击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过去,不少村庄由于疏于管理或多或少存在垃圾围村的现象,形成了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的情况。在选民生活满意度调研中,吴佳龙发现群众对环保工作的不满大多集中在垃圾管理、河道清理等方面。作为人大代表,他立足村居实际,结合群众的意见反馈及上级环境检查的结果,积极开展村居环境大整治活动,组织保洁员进行村居环境清理,同时号召党员带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周边群众自发保护村居环境,强化村民的生态文明意识。经过共同努力,定兴桥村的环境取得了显著变化,村里的道路干净整洁,垃圾集中管理得到了很好的执行,环境变得更加美观,大大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补齐文化短板,做精神文明“排头兵”
环境提升能满足群众对美好居住环境的向往,而更高质量的文化生活更是基层群众的关切和需要。作为一项面向农村、面向基层农民的文化建设工程,“农家书屋”通过在农村建立农民自助读书组织,推动农民多读书、读好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活跃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可以有效改善农村文化环境,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吴佳龙坚持把农家书屋建设作为基层文化建设的延伸和纽带,定期组织定兴桥村村民开展“全民读书日”活动,提升村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增强村民的工作竞争力,提升村民的个体收入。对于一些在外工作的村民,他也时常利用线上方式,制作分享最新的文化理论成果,全力回应群众文化需求,促进文明和谐乡风建设。
坚持一线作风,做为民办事“主心骨”
吴佳龙深知人大代表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必须忠实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他时刻提醒自己“人大代表代表谁、为了谁”,坚持发挥铁脚板的工作模式,积极走访联系选民,进群众门、听群众言,知群众心、解群众愁,围绕广大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想言、敢言、善言,在全力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有为、善为、能为,以实实在在的履职成效取信于民。他坚持通过入户走访、开座谈会等形式,密切与群众的联系,深入了解群众生活中的“急难盼愁”。2023年5月,定兴桥村一大队因天气恶劣致使路边照明路灯倾斜,对来往村民的安全造成隐患,他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刻联系电工进行处理,确保夜间村民的行程安全。6月,定兴桥村11组群众多次反映垃圾倾倒困难问题,他挨家挨户进行调查询问,了解每个村民的实际诉求,寻求让群众满意的办法,最终提出的垃圾桶集中处理方法得到全体百姓的认可......就是在解决一个又一个的小事中,他在基层这片土地上践行着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
作为一名新代表,吴佳龙深知在很多方面还有不足之处,他表示将倍加珍惜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社情民意,积极建言献策,努力把人民群众最真实的声音表达出来,当好人民的代言人,全力帮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