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兴仁镇葛长路村,村民们经常能看到一位走企串户的“贴心人”,他在最平凡的岗位上履职尽责,在最需要的地方默默发挥着一名人大代表的模范作用。他就是兴仁镇十九届人大代表、葛长路村党总支副书记包兴涛。
土地入市尽心力 助企纾困促发展
葛长路村20组有一宗农用地,于2020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同意将其转为建设用地。2022年8月,包兴涛受命全面负责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入市工作。
接手这项工作,对包兴涛来说是“喜忧参半”。“喜”的是,该地块已经闲置多年,既无经济收入,村经济合作社还多年垫付土地租金给村民,此次土地入市是从根本解决这个问题契机。“忧”的是,此前土地入市工作在江苏省内还没有先例可循,所有的方案、流程、手续等都需要大家共同探索。
“摸着石头过河”不仅需要的是勇气,还需要不断的学习,深知这一点的包兴涛便连续熬夜一周,自学相关的政策法规,期间,不断与上级部门负责人交换意见。同时,他还多次深入20组农户家中,一方面了解群众诉求和意愿,另一方面向群众讲解土地入市的意义,做好做通群众工作。在的努力下,该地块最终成功挂牌入市交易,并于2022年12月30日由南通瑷玖溪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竞得其使用权。
目前,该宗地块已完成主体设施建设,待整体验收合格后,计划于今年5月底投入生产,预估投产后年生产总值可达8000万,利税500万左右。
包兴涛说:“葛长路村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项目,是江苏省第一宗,虽然工作难度大,但我觉得其意义更大。该宗土地的成功入市,既将我村闲置的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又增加了村营收入,还解决了村民的租金问题,同时也让企业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可谓是一地多赢。我觉得我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我很欣慰。”
排忧疏导 护航高标准农田建设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关乎群众利益的民生工程,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自葛长路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启动后,包兴涛就扎根在地头田间,有施工队的地方、有矛盾纠纷的地方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7月,24组丁家桥开工建设,由于机器震动和距离太近,导致该组村民丁某家中附房墙体出现裂缝,丁某带着怒气向包兴涛反映了墙体开裂的情况。包兴涛第一时间来到丁某家中,一边了解情况,一边跟施工方沟通,一边商讨解决方案。通过包兴涛的不懈努力,最终丁某不仅同意了维修方案,还免费提供其房屋用于堆放施工器械。
10月,施工方在2组铺设暗渠时需要破季某家的自铺入户路,开始时季某并不同意,并将自家的面包车停放在入户路上15天之久。包兴涛十分理解季某的心情,每天到季某家做其思想工作,最终季某认同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利民惠民的好工程,自己主动将车开离。
高标准农田建设前后历时7个月,葛长路村全域内共拓宽了1米和1.5米道路3820米;暗渠铺设1820米;河道护岸施工1060米;新建桥梁2座;土地平整共涉及9个组,总面积约180亩;新建泵站1个等等。为此,包兴涛付出了很多心血,从冒酷暑与群众一起指界测绘,到战严寒与老百姓一起鸣炮迁坟,他永远与村民并肩站在一起,耐心疏导,排忧解困,为高标准农田建设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包兴涛说:“人大代表就是要有人民心、人民情。我已经有10年以上的代表履职经历了,我在最基层倾听百姓声音,与他们聊家长里短间了解他们最想要什么,最想改变什么。能传递群众心声让我感到既荣幸又责任重大,今后,我还将继续秉承初心,力争做到常怀一颗人民心,为人民履职,让人民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