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红彬代表:投身乡村大发展 成就最美三农人

来源:西亭镇 作者:陈庆铃 发布日期:2023-07-26 浏览次数:

自2016年12月当选西亭镇人大代表后,郭红彬立足实际,不断走访调研,积极为当地发展建言献策,助推产业兴、生态美、农民富,赋能乡村振兴。

微信截图_20230726113449.png

返乡创业做好新农人

“轰隆隆……”西亭镇龙坝村的一片稻田里,收割机在忙碌工作着。“老王,今年稻子看上去金灿灿、颗粒饱满,收成一定不错啊。”“今年收成真不错,还是要感谢你啊,老郭,教会了我防病虫害的技术。”村民口中的“老郭”便是郭红彬,2015年放弃上海工作回村流转土地,响应号召建设60亩生态防护林工程,投身美丽乡村建设。在种植中,坚持减少农药、化肥投入,减少化学残留,所种植地块已有刺猬、野兔、野鸡等动物常驻,螳螂等昆虫也时常出现,更是各种鸟儿的乐土,显现出生态效应。

在郭红彬的影响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科学减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收益的同时减少支出。他对来请教种植技术的农户耐心讲解,到田间地头解决农户的疑难杂症。

微信截图_20230726113520.png

立足项目促进农业新发展

郭红彬于2016年在村党总支的动员下参加村工作,2018年11月担任村会计职务。在村工作中坚持原则,严格执行财务会计制度,按时足额收取集体租金,严格把控各项支出,会计工作能力在全镇名列前茅,在人口普查工作中获省级表彰。

为解决在村农民年龄偏大种不动地、大户不愿正常价格流转农户分散小田块等问题,积极推动高标准农田在龙坝村的试点落地。2021年建设完成380亩的高标准农田,解决了老百姓流转的需求,又为集体增加了溢出地块的租金收入。在此基础上,计划2024年全村推进建设高标准农田,已获区镇立项。

2022年积极主动对接区、市级农业部门,成功将龙坝村列入省级2023年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库,预计将获得上级财政90万元的补贴,建设连栋大棚项目促进集体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目前项目正有序推进。

微信截图_20230726113610.png

关注民生建设美丽乡村

2016年12月,郭红彬当选为西亭镇人大代表后,广泛走访倾听群众诉求,在一线访民意、听民声、察民情,针对群众需求迫切的“微民生”,积极履行代表职责,围绕乡村发展反映老百姓的心声。2021年再次当选西亭镇第十九届人大代表。

西亭镇龙坝村三总路、九总渡村邓九路是进出村子的主干道,人流车流大,因道路未安装路灯,村民夜间出行存在安全隐患。了解到这个情况后,郭红彬提交了《在龙坝村三总路、九总渡村邓九路安装路灯的建议》,建议得到西亭镇政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组织相关职能部门现场查看情况,很快两条进出村的主干道全部实现亮化。村民马美芹说:“路灯装好后,晚上出门放心多了,我们还经常在路灯旁的空地上散步健身,多了一个休闲的场所。”

龙坝村二总路是全村首条硬化道路,但当时建设标准低只有2.5米宽,汽车与电瓶车都无法安全顺畅会车,沿途群众出行不便,郭红彬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及时提出了关于龙坝村二总北路拓宽改造的建议。

近年来,在郭红彬等人大代表的推动下,西亭镇聚焦民生热点、难点,启动农村道路亮化工程、实施农户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建设5G基站,村民生活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活力。

在区委宣传部、区农业农村局等联合组织开展的第四届“通州最美三农人” 活动中,经推选评审,郭红彬于2023年3月获评第四届“通州最美三农人”。

“乡村振兴是产业、环境、文化等多维度的振兴,农民的获得感和满足感是最直接的评判标准,作为人大代表,让乡村更美、农民更富、生活质量更高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标。”郭红彬说道。


版权所有:南通市通州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地址: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新街道朝霞路88号

建议IE8.0 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网站 苏ICP备16064258号